久马高速查针梁子隧道双幅顺利贯通
8月31日,由蜀道集团(藏高公司投资,四川路桥承建,交通设计院公司设计)投资建设的久马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查针梁子隧道双幅顺利贯通,预计年底,该隧道所在海子山停车区至中壤口互通段与阿坝互通至安羌服务区段共计87公里将建成试通车。
查针梁子隧道位于阿坝州红原县,地处川西北山地向高原的过渡地带,全线穿越长江黄河分水岭,全长3100米,平均海拔3650米,全年降雪时间超7个月,年平均气温仅1.4℃,极端低温达-36℃,自然环境极其严峻,隧道施工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以软、碎、富水的Ⅴ级围岩为主,施工难度犹如“在豆腐里雕花”,是全国罕见的高原软岩大变形隧道。
“我们是在跟岩变抢速度,和高寒缺氧拼耐力。”现场施工人员形容。面对高海拔、高寒、高地应力,地质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为软弱破碎、地形条件切割极为强烈的“三高三极”严峻挑战,项目团队组建“雪域青年先锋突击队”,采取“跟班作业+动态会商”工作法,昼夜不停与软岩变形“赛跑”。他们在工作中形成的“快挖、快支、快锚、快封”的高效工序组合等,实现了查针梁子隧道施工后无塌陷变形的“零侵限”要求,创新了高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管理模式。
科技赋能是打通隧道的关键密钥。项目团队研发应用了双层拱架支护、分段式注浆等多项专利技术和富水软岩隧道分段式注浆预加固结构等多项工法,引进三臂拱架台车、C6卡萨钻机、湿喷机械臂等先进设备,成功化解了“防坍控变”的关键性难题,全面提升在高原低温、缺氧环境中的施工适应性和作业安全水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月进尺由初期不足10米提升至40米。
高原修路,生态优先。项目团队利用雨污分流、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等技术,完成了隧道截排水、生产废水、涌突水等水体处理系统的建设,让生产废水“摇身一变”成为施工用水。施工现场喷淋、雾炮、洗车机、洗车池等设施全覆盖,高效管控现场扬尘,有效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查针梁子隧道双幅的顺利贯通,标志着高原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施工技术已迈过“探索”期、逐渐步入“成熟期”,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